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之香江记忆》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重生之香江记忆 () >> 第二十九章 元老曾佚名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127774/

第二十九章 元老曾佚名(1/2)

有时候不得不让人感慨,大概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最终都逃不开“围城”二字吧。

有人想进去,有人想出来,各有初衷,各自艳羡。

而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围城”,或许就是婚姻了,可惜林传亮对这个真的七窍通了六窍。

从罗校长那里回来之后,他就跟着湛叔燕姐辉叔,一起坐车来到新界上水来参加张府婚宴。

从港岛来上水很远,但离罗湖边境却很近,林传亮虽然看不到那里,却能够想象——门正在打开。

……

“恭喜恭喜。”

“龙凤呈祥。”

“百年好合。”

“早生贵子。”

林传亮跟着湛叔他们,给第一次见面的新郎新娘拱手道贺。

“欢迎欢迎,多谢多谢。”

新郎新娘也笑着回礼,说起来甄妮还是结婚之后再请客的,中间甚至度了个蜜月,显然很是“得宠”。

她见到林传亮,还特意说道:“这位就是林生吧,果然年轻有为,今晚怠慢了。”

林传亮便客气的回应让她叫阿亮就好,之后和湛叔三人给了随礼,便入内找到了对应的席位。

甄妮的朋友总共就只有两桌。

一桌是远道而来的故友,甄倪之前可是在台岛的,这时已经都坐着,大概是昨天就到了。

林传亮一个都不认识,倒是湛叔和辉叔过去问候了下其中一人,才知道他就是甄妮的恩师刘嘉昌,而其余的都是甄妮的多年密友。

不过大家都不太熟,聊没两句就又坐回了香江朋友这一桌。

甄倪刚来香江不久,认识的人并不多,等到明年第一张粤语专辑之后,那时自然就大不一样了。

现在林传亮大概是被她归类为未来朋友和潜力股吧。

四个人都是普通宾客来的比较早,呆了没两分钟,又有五个人走了过来同席而坐。

“荃姐、闻哥、凤姐。”

林传亮这次认得了三人,汪茗荃、罗闻、徐晓凤,全是帮他打过广告的。

旁边黄湛正在跟其他两位打招呼呢,听到他的称谓,就说道:“喂,阿闻是闻哥,我怎么是湛叔?”

林传亮听了倒是一愣,好像他也是自然而然就这么叫出来的。

仔细一想,其实一开始认识的时候就这么叫湛叔了,算是上辈子随着大众叫的,不过18岁的少年叫36岁中年为叔叔,似乎也并无不妥。

而罗文的年纪稍小4、5岁,看起来比林传亮的小舅还年轻,又是公众歌星,他也是顺嘴就叫着哥。

“拜托,你年纪都是我的两倍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不叫你叔叫什么?”

林传亮转念一想,马上知道了湛叔的意思,就陪他活跃气氛,“要是你把嘴张开,就那口牙我都得叫湛伯!”

“哈哈哈。”

满桌人都笑了起来,燕姐甚至都靠着湛叔往他身上乱捶。

黄湛也跟着哈哈大笑,没办法,林传亮揭短说的没错,既调侃又貌似抬高了他的辈分。

“算你有道理,林传亮小朋友。”不过黄湛的急智也不缺,他马上就是一个还击,还顺便介绍。

而另外两人,听他接着一说,却原来是卢国占和郑国江——此时和黄湛三足鼎立,同为香江填词人翘楚。

这下林传亮算是见到正主了。

明日话今天的歌词就是卢国占写的,不过林传亮脸皮够好,完全不当一回事,马上就跟他热情的招呼着。

这一桌子除了林传亮和林燕呢两个业余,其他都是演艺圈,很快就聊得热火朝天。

林传亮正听着八卦呢,忽然宴会厅里的音乐声停了起来,喇叭里热情的说着:“欢迎屯门乡主席刘煌发先生大驾光临!”

大家都吓了一跳,今天张府婚宴还有嘉宾唱名?

正打算再听一听,结果音乐又回来了,看来唱名的资格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林传亮陆陆续续的听了好一会,就发现几乎只有政界人士唱名,什么新界政务司钟毅杰,新界乡议局主席陈日新等等,感觉上刘煌发这个屯门大地主也只算不高不低的。

而唯一的一个商界人士,现任置地副总的鲍富达,却又挂了一堆前政界职务——原新界民政署事务官,原辅警总队指挥官,原廉署防止贪污处主任。

林传亮也搞不清为什么只唱政界的,也许商界不好这种风头吧。

不过直到婚宴开始,林传亮算是过了一回瘾,把记忆里有印象的名字对照了一下,把几个人给记住了。

这时,音乐声暂停,张府的主人上台致辞。

之前的宾客虽然牌面不小,但要说今晚最醒目的人物,自然还是甄妮的公公——十年前就担任过新界乡议局主席的上水龙叔张仁龙。

张仁龙并非上水本土居民,他原籍宝安,但在这里却有着比本土氏族更尊崇的地位。

张家发展至今时今日,在新界乃至整个香江都算是一号家族了,政商黑白,皆有所恃。

而这一切,可以说都是林传亮脚下的石湖墟成就的。

很久以前石湖墟还是一个采石场,二十年代后变成一个墟市,聚集了众多偷渡抵港的难民。

五十年代的时候,这里曾经发生了两场大火,整个石湖墟付之两炬。

当时这里对港英来说只是一片偏僻之地,于是整个灾后救济重建的工作,就全靠当时的上水乡主席张仁龙来主持筹组。

张仁龙也尽心竭力,赈灾筹粮出钱,规划重建申请拨款,其时可谓是整个上水众望所归。


状态提示: 第二十九章 元老曾佚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