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宁在心上》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宁在心上 () >> 15.第 15 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156446/

15.第 15 章(2/2)

只会带来更多痛苦。当你让这些变化有机地展开时,投降于不断变化的生活波动并寻求和平。所以我把它们放进我的书房跟半边茶室。”

随后她拿起书桌旁的画,问陆颐“你喜欢看画吗?”陆颐抱着一股挖宝藏的心态,等着她。“顾老师,准备给我上课吗?我无限欢迎。”

顾恺宁展眉一笑,“没有啦,我是打算跟你分享自己的收藏啦,这个才是真的收藏品。”

“在中国书画不分家,但文的功能远大于画,而画可以视为文的最高表现。文脉对于国家而言是灵魂,对于我个人看法而言,画只是自我表现的手段,人才是主体。值得一提的是,与西方贵族、教会把持政权不同,中国自古文官治政,一切以文为基础。文人画是中国独有的绘画品类,园林、绘画都有很强的文化性。明代的周臣曾指导过唐寅绘画,但后来画的名气赶不上唐寅。人问他,老师不如学生,应作何感想,周臣回答 :「但少唐生三千卷书耳。」周臣在绘画技法上可以作唐寅的老师,但画境和画的内涵都赶不上唐寅,还是读书少了。因此多读书,多为文,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绘画的格调就会自然提升,所谓「心手不可相欺」。”

“我手上是一幅山水画,关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特点,曾引发过许多学者的讨论。哲学家方东美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一种「超化」的自然观。不是追求外形的相似,而是通过画面的安排让你在欣赏这个画的时候不自觉地走入画中,去游历情境。山水画里面大都是变形的东西,比如在高崖绝顶上画一座房舍,需要我们艰难地搜索道路,再引导观众从山脚下启程,盘旋而上,一种动态的行程就这样被想象出来。这里画家追求的正是一种具有自然神秘感的审美,就是我们说的内在美。”

看着她向小女孩一样,把自己以前的日常生活展露给他看的陆颐,静静地听,边听边学,边感叹,“顾老师,您这才二十出头,有那么多的修为,旁人知晓吗?”

顾恺宁静静想了想,“我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不过是被师父们言传身教学皮毛而已啦,真的专业倒不是,好比小时候分不清元画跟宋画。是师父耐着性子教我看的,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有很多差异。然而最重要的差异应是由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蒙古族进据中原和江南,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大量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特别是江南士人)也蒙受极大的屈辱和压迫,其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愿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情感思想寄托在文学艺术上。”

“在当时的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正是这时,书法与绘画密切结合起来。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这不能如某些论著简单斥之为形式主义,恰好相反,它表现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

陆颐好奇心起了,“我能不能问问你的师父们?”

顾恺宁摇摇头,“他们不喜欢我跟别人提起他们太多,因为他们想安宁的过自己的日子。修道、修行听起来都太高大上,太遥远,其实,「用心感受自己的人生体验」就已经在修行、修道中了。他们常言道修行不是让什么去充满自己,而是让自己尽量空,成为一个通道,可以让真相流经。 ”


状态提示: 15.第 15 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