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好孩子》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三国好孩子 () >> 第八十一章 袁术出兵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19798/

第八十一章 袁术出兵(2/4)

的老爸陈珪这一次站到了儿子的对立面。领着徐方等地方士族支持鲁肃的建议——不过他们倒不是觉得鲁肃的建议有多正确,仅仅是为了他们的家族利益着想,只要守住这些重要的城池关隘,他们的利益就不会受到损害。

还好,这两派的声音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都主张在竹邑附近与小袁三公决战,凭借睢水这条不大的河流为天险。与小袁三公的优势兵力对决。同时两派的立场也都是徐州的利益着想,陈登派主张出动接近一半的徐州军队与小袁三公决战,是希望速战速决。不被喜欢穷兵黩武的小袁三公拖入消耗战。鲁肃则是从战略层面考虑,觉得一旦从各个要害位置大量抽调兵力,不仅陶副主任多如牛毛的敌人们会生出趁火打劫的念头。搞不好陶副主任那位急公好义又仁德双的老丈人也会生出贪念。

争论中,陈登向鲁肃提出质疑道:“军师,你对周边诸侯趁火打劫的担心固然有利,但军师又考虑过没有,我军兵力不足,就难以速战速决,一旦被袁术拖入消耗战,对百姓搜刮度的袁术倒是其所谓,可我们的主公能这么做吗?而且我军与袁术的战事一旦迁延日久,只怕我们徐州的好邻居们更会生出趁火打劫的念头。”

“元龙言之有理。但元龙漏算了袁术的反应。”鲁肃不卑不亢的反驳道:“肃在九江时,就已经看穿了袁术的为人,袁术为人爱慕虚华,好断谋又色厉胆薄,主公若领徐州近半兵力前去迎战。袁术必然会慎重迎战,小心行事,我军战事反而可能陷入消耗。但主公若是只领不到两万军队南下迎战,袁术必然觉得自己稳操胜算,放弃稳重寻求速战,且一旦稍有失利。袁术颜面光急于报仇,便更会追求速战,更有利于我军速战速决。”

“军师这话,老朽赞同。”陈珪给儿子的敌人投了一张支持票,附和道:“老夫少年时曾与袁术同游天下,深知他的为人与军师的描述一般二,爱慕虚荣又欺善怕恶,主公若是统兵不多,袁术必狂妄轻进,主公若是兵多,袁术必胆怯驻足,反而将我军拖住,所以老夫赞同军师之议。”

老爸如此反对,陈登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把目光转向陶应,等待陶应的决定。而陶应也很清楚陈珪和徐方等人的那些小算盘,但陶应刚刚继承了徐州也正急需这些士族的支持,必须考虑一下他们的利益,同时陶应也觉得鲁肃的话很有道理,以小袁三公那种欺软怕硬的德行,见自己统兵不多,反而大有可能选择最符合徐州战略利益的速战速决,所以陶应盘算再三之后,咬牙拍板道:“汉瑜公与子敬之议,正合我意,就这么决定了,我只率一万五千军队去竹邑迎战,余下的兵力,用来固守徐州重要的城池关隘!”

“主公英明。”徐方等地方士族都笑了,不从地方上过多抽调兵力,不仅可以确保他们的财产安全,还可以节约一大笔钱粮运输途中的开支,他们也没办法不笑。

“主公既已决定,登不反对,但还请小心。”陈登拱手说道:“袁术的队伍虽多是乌合之众,但数量实在太多,还请主公慎重行事,莫要弄险。”

“多谢元龙,我会的。”陶应点头,也很是感激陈登能为了徐州利益牺牲他的家族利益,然后陶应又转向陈珪说道:“汉瑜公,你与袁术是旧交,熟知他的脾气秉性,这一次出征,晚辈还得请你同行,参谋军机。”

“主公差遣,老夫敢不从命。”陈珪一口答应,又主动说道:“老夫的次子陈应,曾经替老夫多次南下淮南与袁术交换书信,与袁术也颇为熟识,主公若不弃,老夫可将犬子一起带上,方便主公差遣。”陶应大喜,当然是一口答应。

敲定了战术计划,陶应立即在鲁肃和陈登的协助下开始调兵遣将和调整防务,而竹邑那边已经先去了三千辅兵,并且修筑了一定的坚固工事,所以陶应决定只率领一万两千军队从彭城南下——当然是最精锐的主力队伍,君子军、风羽军和臧霸的琅琊军都在其中,鲁肃、陈珪、许褚、臧霸、徐盛和陈到等得力文武都随军出征。[

防务方面。陶商、陈登和曹豹联手守彭城,总督各路粮草,秦谊率军五千从小沛南下相县,会合那里的薛直两千多乡兵联手共守相县,萧关由忠诚度一百的许褚之兄许定镇守,兵力是两千徐州正规军,其他城池关隘的防务不做调整。维持原状——想调整也调整不了,元气远没有恢复到鼎盛状态的徐州就这么点军队。

做好了这些安排后,南面很快传来消息。小袁三公已经领着十三万大军渡过了淮河,日行五十里,一路劫掠北上。陶应再不迟疑。立即辞别了兄长陶商、岳父曹豹和已经有孕在身的次妻曹灵等人,领着大军星夜南下,赶赴竹邑接战。同时陶应少不得密令特务头子曹宏,让他严密监视徐州城内动静,约定每日一报城内状况,预防一切万一。

………………

好了,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朋友们万众期待的小袁三公的情况吧——鲜花与掌声中,众位朋友异口同声,“小袁三公加油,干掉陶副主任这个伪君子!”其中曹老大、刘皇叔和吕温侯的呐喊声还最亲切和最热烈。

与博采众议才决定战略战术的陶应不同。咱们四世三公家族出身的小袁三公这一次北伐徐州,绝对算得上乾纲独断和力排众议,包括小袁三公的从弟袁胤和心腹张勋、桥蕤都坚决反对这次北伐,都


状态提示: 第八十一章 袁术出兵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