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娱乐女教皇》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娱乐女教皇 () >> 第229章 非是华夏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20360/

第229章 非是华夏(2/2)

恐惧症的冲动。

还好,成秋屏的每一集是分开剪辑分开存放的。大家只需要一集一集处理而不用混在一起用。

不过就算是这样,在面对成秋屏的诸多要求的时候,大家还是只能相视苦笑,也只有一直跟着成秋屏的老牌团队成员季荣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根据成秋屏的要求来不断进行剪辑了。

但是跟着季荣的学徒们非常想要询问季师傅,什么是成导所说的“苍莽的节奏”、“隔着玻璃板一样近在眼前却无法碰触的体味”。麻烦,这是什么抽象的形容方式,让他们如何知道要怎么剪辑才能真正让成秋屏满意?之前在看拍摄的时候,都笑那些演员难以理解成秋屏的说戏,因为成秋屏的形容总是非常抽象,非常需要想象力,但是现在轮到他们了,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做苦逼。

真苦逼。

已经逐渐建立起了成熟的电影体系,至少是她个人身边的成熟的电影体系的成秋屏很愉快地将自己的要求说了,然后就当甩手掌柜,也懒得管剪辑方面怎么回事,反正相信季荣会做好,就继续忙着去完成她的书稿了。

什么书稿?当然不是洪荒系的书稿,洪荒系的故事基本都能够用电影呈现,也只有华夏系的故事太丰富,必须用书来弥补。

或者毫不遮掩地说,民国系列的故事,成秋屏还有一大堆没写完……

人总是对距离自己近的朝代的历史更加清楚的,所以成秋屏当初写唐朝的时候就用了几个人物,其他的也不过就是闲杂几句直接编进了这些书里了事,但是轮到民国,能写的就太多了。就是成秋屏自己都稀里糊涂的,今天又想起一个蔡锷和小凤仙,明天突然想到一个辜鸿铭的传奇故事,虽然说记不太清楚,但是每个人的大概故事她还真能说出来。如此这般写下来,成秋屏才发现人的记忆力之神奇。至少她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靠着记忆居然能够还原这几千万字的书稿的。

嗯,其实她现在根本就不用手写或者自己用打字机打了,现在成秋屏习惯的是口述然后让人记录,然后把记录下来的东西整理润色了事。

其中疏漏在所难免,但是成秋屏是什么人啊,成导的影迷一大堆,而她的书多半是和电影有关的补充,所以其书迷和影迷大量重合,这人数已经可以说是世界之最了,覆盖大夏国上下,从简单知道故事大概意思的小孩到品位得到历史的深刻韵味的老人,多的是人愿意为她考据,发现不对的地方及时就能够被整理。如此这般,因为民国的人物实在复杂而琐屑的缘故,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每天成秋屏还能搞出不同的新人物来,却还要避开这些人物后面的故事,毕竟解放那一段历史,也无比精彩,成秋屏同样想着要将之变成电影,现在还不能剧透呢。不过想想拍摄那一段历史不是走主旋律就是玩反动派,现在却没人会干涉自己,成秋屏就有了一种特别奇妙的感觉。

大夏和华夏是那么相似,但是终究这里是大夏,而不是她生于斯张、长于斯的那个华夏了。

ps:

烦了,不想写蒋信的事了,一笔带过。下一更深夜凌晨,我得复习西方语言学名著导读(什么玩意儿)姑娘们早点睡。


状态提示: 第229章 非是华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