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天下大儒郑玄!(1/2)
邺城汉军大营!
皇甫嵩虽是武圣之尊,但亦是对郑玄甚为尊敬。
自党锢以来,郑玄从四十多岁一直被禁锢到五十八岁,但他被解禁之后,仍守节不仕,深为天下人尊敬。
他此次应师弟卢植之邀来河北,却在途中闻得卢植坐狱归洛阳,但他仍是来了。
大道归真,到了郑玄这个境界,人间事已经不能勾动他的心弦,只是醉心于圣贤书而已。
皇甫嵩此次来郑玄帐中,乃是共商破贼之事,但郑玄却对此兴趣缺缺,只是道愿出手阻拦张角之道术。
不过皇甫嵩也不见怪,有他此言就够了,张角得道术精奇,自己虽然证了武圣,但却未能完全挡下那些水火五行之术。
有了郑玄就不一样了,郑玄不仅仅是儒学大宗师,他乃精通天文天象,正好与张角匹敌。
二人又交谈了一会儿,皇甫嵩便离去了,与郑玄交流令他受益匪浅,毕竟除了将军这个身份之外,皇甫家也是家学渊源得世家。
“惟上帝弗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皇甫嵩走后,郑玄悠悠一叹,尚书中得名句从他口中吐出。
此时此刻他那里还不知道,太平道乃是黄天作祟,但勤学五经得他,亦不能说一句黄天得不好。
六天之中皆是圣贤,自古非成大功大德者不可为帝,黄天便是其中最圣最贤,至功至德德哪一位了。
“怪不得孔夫子常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虽然早已洞悉了世界的真相,但在真正面对时,仍旧不能平静。
周公与夫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方才是一切美德的所在之地吧。
“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天灾地妖,弗能加也。后汉到了如此地步,亦是天数,亦是定数,罢了罢了,此次便以报汉家养士之恩吧,此后归高密乡里,皓首穷经便是了。”
虽臣不言主之过,但对于如今汉家之政,饶是大儒郑玄亦对此愤懑。
且说皇甫嵩归中军后,便召来朱隽,董卓,袁绍,曹操,孙坚,袁术等将,欲共议军事。
“既有郑玄郑康成公为助力,我等集结大军攻城便是,复有何议?”
袁术莽而无谋,且他与黄巾战来多有仇隙,恨不得即刻破城。
曹操瞥了袁术一眼,随即对皇甫嵩道:“城中黄巾百万之众,我军若与其强硬厮杀,损伤更不会小,还需攻心为上。”
袁术面色一黑,心道好你个曹阿瞒,竟然敢对我如此无礼。
不过还不待袁术出声呵斥曹操,袁绍便跟着道:“孟德所言极是,城中黄巾众多,亦不能杀尽,何不尝试着招降呢,就算不能降伏,亦可为角贼增些烦恼,让其心生忧虑也好。”
皇甫嵩点了点头,不过此时说这些都太无用,他今次不是问计,而是共商排兵布阵。
至于招降之说,早就被他弃于脑后,邺城黄巾万万不可招降,虽然不要降卒会导致日后再攻别处黄巾时更加艰难,但邺城乃是贼首部众,一旦招降洛阳便会雷霆震怒,这是皇甫嵩不愿意看到的。
“朱公,董公,你二人以为该当如何?”
朱隽与董卓都是常年将兵攻战,心如铁石之人,也懂得政治智慧,此时见皇甫嵩如此发问,自然知道该如何做。
朱隽身为皇甫嵩挚友,当即便道:“本初之言大为不妥,此等背汉逆贼岂能招降?我意即刻发兵攻城,逼张角出城来战,适时郑公牵制张角,皇甫将军剪灭贼将冉闵,我与董公,孟德,本初,文台,公路负责其余各路黄巾,如此蛾贼可破也!”
董卓随即大笑道:“张角祸乱天下十三州,此次便是他的死期,我麾下飞熊军可当先锋之用,冲击蛾贼。”
皇甫嵩抚掌大悦,心想董卓这厮今日能顾全大局,也是意外之喜了。
不过他却小看了董卓,此人并不仅仅只是个粗鄙贪婪的莽夫,他更是一个多年征战的将军,一个屡任大吏的官僚,岂会不懂的因势利导,将自己利益最大化吗?
于是皇甫嵩当即排兵布阵,首先便是命董卓所部骑兵为先锋破军,遣派勇冠三军的孙坚X文台为副先锋。
而后又让朱隽攻西门门,曹操攻东门,袁绍袁术兄弟攻北门,逼得黄巾贼从南门杀出,董卓与孙坚所部再一拥而上。
军议之后,众将便各自回营整备,只待皇甫嵩一声令下,便奔赴城下,斩将攻城。
因虑张角火术精妙,故而皇甫嵩将战时定在白日里,今日却不能攻了,于是心中暗自定计,明日一早便攻。
这一日营中慷慨激昂,将士们都知晓请来了大儒郑玄相助克制张角,故而信心高涨。
一日匆匆而过,邺城中太平道教众似也发现了汉家变化,忙禀报给了张角,张角也不在意,只道知道了,便屏退了左右。
“黄神啊黄神,我多年前受你天大恩德,明日过后便还报清了。”
受人恩惠都是一件难事,难免低声下气,更何况收受天帝恩惠呢,神祗之道在乎报应二字也,张角身为阳神岂能不不知,故而才始终不能罔顾黄天。
果然,第二日一早,汉家用过饭食后,皇甫嵩聚众于营内,势师出兵。
经过这些时日的鏖战之后,汉家亦是长进不少,今日一个个龙精虎猛,众将见了心中更添几分胜算。
郑玄身居皇甫嵩之侧,他们二人乃是此次决战的主心骨,轻易不会动手。
攻城之事就完全交由朱隽,曹操,袁绍,袁术四人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