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探花探红楼》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探花探红楼 () >> 57晋江文学独家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22884/

57晋江文学独家(2/2)

不动声色地控制住。

这是一个苛刻的世界,并不提倡沉郁优雅的气质。它的梦想是金碧辉煌的财富、高科技机器全自动操纵的工业社会以及机械化的人生和利落刻板的条条框框。

加之部分标榜文艺的青少年太过自我不顾及他人感受,对何谓文艺也不求甚解,加之同样标榜文艺的伤痛阴暗文学肆虐成灾,导致负能量爆棚的文艺和文青形象进一步跌落。

由此,与当今价值观相处不甚融洽的文艺青年群体被批为造作,原本鲜亮的形象渐渐地蒙上一层晦暗不明的灰色雾霭。

然而,必须要明确的是,人自出生至死亡,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幼稚到成熟、从孱弱到坚强、从懵懂到清醒。在各个阶段内从事不同的活动。没什么人能一开始便完美,文艺和文艺青年亦如此。

但凡有不尽人意之处,假如无伤大雅,应该是可以谅解的事情。

不论文艺青年群体现状如何,归根结底都是一些情怀美好的有志者。只是有些人尚在迷途之中找不到正确的道路。

能够在物质至上的时代保持对精神修养的注重和追逐本就难能可贵。

如今传统文明式微,新的主干文明尚未形成,西洋和东洋大举文化侵略,中国几乎全盘洋化,拜金主义和绝对的实用主义由此成为不二的王道。

一切都开始用金钱衡量,包括人的品德和才华都必须被折算成价钱来标注。与古人那种为理想而活着的态度截然不同。

传承几千年的隐士精神几乎断绝。而在过去,隐士是文艺青年们高山仰止般的偶像——山涧、鸟鸣、松涛,一缕炊烟一瓢水,忍受寂寞和清苦,终日所做都不过是参悟道德二字。他们从未思考环保,但过着极简的生活。

——当今时人大抵无法理解。简单是一种哲学。而非被迫的选择。

在古典中国,信仰有如神明一般存世,对于道德的追求始终以压倒性的高度胜过物欲的诱惑。

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中国的信仰讲究的是“舍我道”,“我入地狱”,而这些,源自士大夫阶层的理想——文艺本是士大夫对人生和世界的表达方式,心怀慈悲是士大夫的根本。它既影响了人间的价值观,也改变了宗教的态度。佛教的地藏王,莫不是士大夫思想的缩影。

佛教从追求自我圆满到宣扬普渡众生,从崇拜偶像到宣扬人人皆佛,从戒条森严到酒肉活佛的出现,士大夫们功不可没。

佛教的顿悟说与儒家的性善论宛若孪生儿一般高度相似。在印度,佛陀的预言成为现实,佛教迎来末法时代。而北传佛教因为普渡众生的理想衍变出无数流派,譬如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密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等等。

根据个体的差异、时代与生存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流派。

佛法无边,在中国的大乘八宗之中,“律宗”,乃是整个佛教的基础,“唯识”近于科学。“三论”近于哲学。“华严”及“天台”近于文学,一时间高僧皆多儒学高手,所开设的诗社吸引社会名流庶民争相加入。

“净土”及“密宗”近于美学,而净土对根性要求最低,强调心中有佛可免于形式。“禅宗”是佛法的重心,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任何一宗,均可汇归禅的精神。而禅的特质又在他们儒学的造诣上得到表达。或者说,那不是儒学,那些僧人是归隐于佛教之中的文人。

士大夫阶层在整个古典中国可以用这样一个词汇来说明:“无孔不入”。

中国是地球上唯一一个以“道德”和“文艺”来维持秩序、约束行为、建设社会的国度。

==待续=


状态提示: 57晋江文学独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