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捡漏》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捡漏 () >> 第432章 三棘六异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27265/

第432章 三棘六异(1/2)

ps:

红绿灯拜求支持~~~~

“马老师,您的意思不会是说于老师买的那块水晶就是传说中消失已久的垂棘之璧吧?”王光水总算是明白过来了,难以置信的说道。

“应该是这样没错了。”马尚都说道。他曾经对垂棘之璧有过一段时间研究,也比较了解,才能第一个想到“三棘六异”。不过因为事涉重大,即便是他都不敢断言,所以用了“应该”这两个字。

“可是不对呀?”王光水疑惑的说:“垂棘之璧顾名思义是美玉,而这却是一块水晶呀。它们俩怎么可能是一回事呢?”

王光水所问的问题也正是于飞所奇怪的。便也看向马尚都,想听听他的解释。

“关于这一点,还是请董老来解释吧。”马尚都却乐呵呵的说道。

“你呀你呀。”董德昌笑了笑说道:“水晶在中国最古老的称法叫水玉,意谓似水之玉,又说是千年之冰所化 。水玉一词最早频繁出于《山海经》,多次提到。也就是说在古人的印象中水晶也是玉,所以才会有‘垂棘之璧’的说法。”

“原来是这样。”王光水点了点头,然后又疑惑的问道:“那还不对啊,之前在拍卖会上,马老师说玉璧是圆形的,中间有圆孔,玉肉比孔洞大的叫玉璧,玉肉比孔洞小的叫玉环。即便水晶在古人的眼中也属于玉,可是这个水晶却不是圆形的呀,而且中间也没有孔呀。”

“嘿!我说小王呀,你还真有些做学问的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董德昌哈哈一笑说道:“关于这形状一说,就要落在‘垂棘’二字,还有‘三棘六异’这几个字上了。关于垂棘之璧,小马曾经专门研究过,知道的比我多,还是听他讲解一下吧。”

董德昌又将这个皮球踢回给了马尚都。

马尚都苦笑说道:“董老呀。对于这一点恐怕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研究过吧?”

董德昌并不否认,却也不接话茬,无奈马尚都只得接着说下去。

“‘垂棘’和‘三棘六异’之中,重点便是这一‘棘’字。之前有人认为‘垂棘’指的是地名。从而把垂棘之璧解释成了垂棘这个地方所成产的美玉。如果是这样的话,垂棘之璧就不应该是一块,而可能是很多块了。但在《左转》中有明确的描述,晋垂献公说棘之璧是他的宝贝,因此垂棘之璧不可能是很多块玉的统称,而应该专指一块玉。而且,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考证出春秋之时古晋之地有‘垂’或‘垂棘’的古地今在何处。所以,我认为‘垂棘’二字应指宝石名称而不是地名。”

马尚都停顿了一下,见于飞和王光水的脸上依然是不解的神情,便继续说道:“至于‘三棘六异’这四个字则来源于《墨子》的记载。他说:‘和氏之璧。随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良宝也。’”

和氏之璧,随侯之珠于飞都曾经听说过,不但听说过。甚至随侯珠此时就在于飞的手中,如果于飞拿出来恐怕还将引起一番轰动。不过这与“随和”二宝齐名的“三棘六异”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三棘六异”中的“棘”与“垂棘”中的“棘”字一样,是否有什么关连?如果说《墨子》中的“三棘六异”中的“一棘”就是“垂棘”。那么其余“二棘”又指什么呢?

于飞的脑海中在不断的搜寻这方面的知识,在混沌之气恢复之后,他都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电脑了,不断的储备知识,这让他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也有一个坏处。就是这些内容虽然被混沌之气“拷贝”进了大脑,但是如果不调取的话,于飞依然不知道。

但是于飞很快就失望了,虽然吸收了很多知识,但是却丝毫没有“三棘六异”相关的内容。看来只能听马尚都解释了。

“我又查询了《说文解字》。”马尚都继续说道:“其中对于‘棘’的解释是这样的:‘棘:小棗,丛生者。从并。’,而小棗则是‘木芒’,也就是‘刺’一样的东西。”

马尚都的这一番考证可把王光水听得云里雾里的,其实他根本就不需要马尚都说的那么详细,只要告诉他结论就好。不过。虽然有些不耐,但王光水却不敢有丝毫的表现,只能耐着性子坐在那里任马尚都说下去。

很明显,马尚都对自己的考据也很得意,说的口若悬河:“这也就是说,‘棘’就是形态类似木芒一样,比羊角要小的东西,丛生在一起的物体。‘棘’字就是从形态上描述出该件物体的精确形象。这种形象用现代宝石学中宝玉石矿物结晶学来研究:它完全符合水晶晶簇的形态。‘棘’指的就是水晶晶簇。那么‘垂棘’的‘垂’字、‘三棘六异’的‘三’字和‘六异’的含意又如何呢?”

马尚都说着目视于飞和王光水,他很希望两人以一副期待的眼神看着他,同时还要连连问道:“含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您快说呀,我们都等得快急死了。”

但是两人听得几乎要昏昏欲睡了。马尚都的聊性也就没了,只得草草的说道:“水晶绝大多数是出产在水晶矿的晶洞中;百分之百的优质光学水晶晶体是产于水晶晶洞的顶部,顶部的水晶比四周洞壁生长的水晶品质优良,最差的是晶洞底部的水晶,晶体短,混浊的部分较多。从“垂棘”的研究,深知古人用字造词的形象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两个字既指出了水晶晶簇的形态,又表明了晶簇在晶洞中生长的部位。“垂”是指方位而言。即晶洞四壁中


状态提示: 第432章 三棘六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