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之狂战将军》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 第两千零二十二章 激将(二)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29523/

第两千零二十二章 激将(二)(2/3)

忠缓缓的取过大弓,凝神屏气开弓数次,忽然长叹了口气,复又把大弓放回原处,心中想起了数日前张仁在小宴之上对他说的话……

“老将军,你误会了。张仁旧日里素闻老将军的忠义武勇,对老将军仰慕已久,一直有意结交却苦无机会。如今老将军能光临我泉州张仁心中甚慰,自当一尽主礼,好让老将军能安心在的我泉州安养天年,张仁得闲也当多向老将军讨教一二。至于授与老将军官职俸禄,实是敬重老将军旧日里不辞辛劳为国事与百姓安危奔波,至老却因受『奸』人所害无所依靠,故此代国家奉养老将军天年而已。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因此,老将军对我张仁来说就是张仁之师长,当言敬而不当言得。”

黄忠闻言哑然,张仁这是把他当成庙里的泥像给供起来。看上去风风光光,实际上好像半点用处都没有。默然间黄忠应道:“老夫与张夷州并无尺寸之功,却身受此显职厚禄,老夫深感受之有愧……”

话未说完,刘晔就直接代张仁开了口:“老将军此言差矣!想昔日里黄巾作『乱』,危害乡里,老将军始举孝廉便率义从军兵平叛,守卫一方平安,此为国之大功,又岂言无功在身?”

黄忠道:“话虽如此,可是……”

看到黄忠那副心有不甘的表情,张仁强忍住想偷笑的冲动,努力摆出一副狼外婆式的微笑道:“老将军,论年齿功绩,您是我张仁的师长,张仁对老将军只有敬重而别无他意。而且……老将军年事已高,张仁就算怀有私心,想请老将军领统兵马也不得不为老将军的身体考虑一下。老将军,引领兵马争战沙场这些事,还是让我们这些年青力壮的后辈去吧,老将军只管在我夷、泉两州安养天年便是。”

……

那一宴散去,黄忠这几天来一直闷闷不乐的。论待遇张仁对黄忠可真是没得说,而且对黄忠也是“执以后辈之礼”,在众人面前对黄忠礼敬有加,但就是什么活都不派给黄忠去做,摆明了就是一副我敬重你老人家,让你安心养老的姿态。还是那句话,如果是换作旁人肯定会倚老卖老(比如说张昭张老头就是这样),可是,心中一直想做点事出来的黄忠却绝不会如此。

此刻黄忠背起了双手,在花园里面皱眉沉思:“张夷州在我落难之时倾力相救,自到泉州之后又敬为师长礼遇有加,此等大恩不报不足以为人。可是看张夷州之意,对我只有敬而并不欲用,连我唤其一声主公都惊得离席而拜……难道我这把老骨头真的已经无甚用处了吗?每日里就这样吃饭睡觉的等死不成!?”

越想心中越是不甘,没来由的带出几分愠意想舞刀出气。只是在取刀的时候本已握住新刀的手突然停住,思索了片刻松开手,却抓起了自己的旧刀。

身形舞动,刀走如飞,花园中也呼呼生风。比起刚才那缓慢无力的刀势,这会儿黄忠才真正使出了自己的本事,强悍霸道的刀风甚至卷动起了草地上的花瓣与落叶。这柄刀虽然已经残破不堪,但是在黄忠的手中依旧寒光闪烁,虎虎生威!

“啊——哈!!”

刀入收势,黄忠一刀砍向花园中的一块山石。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声过后,山石碎裂四散!

黄忠收回刀,检视了一下刀口上的卷口,爱惜的***』良久,忽然放声大笑道:“人虽老迈,刀已残破,但我人老心不老!浑身仍有千斤之力,沙场厮杀不输青壮!”

或许是舞了一通刀发泄出了心中的不满,黄忠原本郁闷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许多。把刀放回刀架,黄忠的眼珠转了几转,忽然嘿嘿阴笑几声,大声的唤过自己的两个亲兵作了些吩咐……

泉州城城区北部,新兵慕集点。

打建安十四年的一开春起,刘晔便按照张仁的意思,在泉州四门设立了慕兵点慕集新兵扩充军备。注意是慕兵而不是征兵,汉时各方诸候一般采取的都是军籍制,也就是强制『性』的划定一些百姓作为兵源。这种方法的弊病太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士气与战斗力,很难真正的提升上去,而且,作为军籍的百姓生活也都比较困难。

考虑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还有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惰『性』,张仁初时也采用了征兵制来保证夷州所必须的兵力,但是却取消了军籍。按照张仁的定下的规定,划为军籍的百姓不必在脸上刺字,另外就是家中如果只有一个男丁的话可以申报免去军籍,如果是家中有困难的还可以申请军籍的补助。此外,张仁对士卒的待遇定得比较高,一个双亲三子的五口之家,一子当兵的话就可以养活全家还稍有盈余。反正张仁有的是钱粮,该拿的要拿的张仁不会去吝啬,时不时的对一些训练出『色』(那段时间夷州根本就没有什么战事)或是军纪严明的营还会发下奖励,当然相应的军规处罚也少不了。总之既然生活能过得好,当兵的自然肯拼命。君不见,史书上对一些能征善的名将记载总是有这么一句——能厚养士卒,士卒亦乐于为之用命。

后来随着夷、泉两州人口的渐渐增多,张仁便大胆的将征兵比例缩小,同时再扩大慕兵的比例,另外将士卒待遇再次调高。反正夷、泉居民以迁居而来的人居多,短时间内分不到地种,寻不到事做的青壮比比皆是,去参军对许多流民来说就是养家糊口的最好方法。再说家中如果有当兵的人,那么其他家人在安排学习与就业方面也会得到一定的


状态提示: 第两千零二十二章 激将(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