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锦衣杀明》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锦衣杀明 () >> 【第493章 】老子还懂得微积分呢……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57138/

【第493章 】老子还懂得微积分呢……(2/3)

冬子也终于可以上学了。他上学的地方,就是原来的庆王府学堂,也就是俗称的西国子监。在白衣军控制了庆王府以后,徐兴夏决定,将庆王府里面更多的区域腾出来,扩大学堂的范围,招收更多的学生。除了贺逢圣之外,白衣军还开办了一些其他学校。学校的老师,都是张天豪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请来的不如意的文人。

大明朝的读书人数量,本来不是很多。每个地区的私塾,都是有严格的人数限制的。一般的家庭,也没有能力供应自己的孩子上学。在西北地区,地少人稀,地瘠民贫,读书人的数量就更少了。教学质量也无法和别的地区相比。大明朝的进士,基本上都是来自东南一带,来自西北地区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但是,和科举考试中举的名额比起来,读书人的数量,还是相当多的。一百个读书人里面,最终能考中举人的,还不到一个。而一千个读书人里面,能考中进士的,估计也不到一个。换言之,就是有很多的读书人,其实都是穷困潦倒的,必须另谋出路。

对于屡屡落榜的读书人来说,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呢?继续苦读三年,下次再考,当然是一条出路。给人当先生,做幕僚,担当师爷的角色,也是一条出路。兴办学堂,教书育人,也是一条出路。徐兴夏现在提供给他们的,就是第三条出路。无论是什么地方的读书人,只要愿意到宁夏镇来教书,都可以获得丰厚的待遇。

由于徐兴夏的反贼身份,愿意到来的读书人数量,当然不会很多。毕竟,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造反谋逆之类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李自成轰轰烈烈的打遍了半个中国,始终招收不到合适的军师,就是这个缘故。但是,也不排除有少数的读书人,在屡屡落榜以后,对朝廷非常不满。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很多读书人,发现自己榜上无名,第一时间想到,就是这里面有黑幕,有暗箱操作,一定是有人作弊了。如果当时的世道又十分黑暗的话,这种怀疑会更加的强烈。他们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希望知道真相,希望自己的落榜命运得到改变。如果这些诉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痛恨朝廷,痛恨科举。一怒之下,就会投靠到“反贼”这边来。

好像唐朝时候的黄巢,就是因为考试屡屡落榜,一怒之下,就参加了***的。黄巢的诗句,还是很有水平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黄巢的诗句。又好像当世的范文程,也是因为考虑屡屡落榜,干脆到辽东地区去谋生,投靠了皇太极。和这些人相比,徐兴夏的名号,还算是好听的。加上张天豪的诱惑,倒也陆陆续续的来了十几个秀才之类的人物。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贺逢圣继续留在了庆王府,继续他的庆王府学堂教学。原来由庆王府发放的钱粮,自然是徐兴夏接过来了。徐兴夏对于贺逢圣的酬劳,是不增加,也不减少。原来庆王府给他多少的酬劳,现在白衣军也给他多少的酬劳。

徐兴夏也不敢贸然的邀请贺逢圣为自己效力。根据后世的记载,这个贺逢圣,是比较难对付的。张献忠占领湖广的时候,曾经请他出山,结果被他拒绝。张献忠派人抓他,他干脆就跳水自杀。可见,这个贺逢圣,骨头还是挺硬的。万一他拒绝自己的要求,又或者干脆自杀的话,倒是损失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了。

本来,徐兴夏是准备让贺逢圣担任教育司的管事的。在明末的历史上,贺逢圣就是以教书育人出名的,门下的弟子非常多。以他的身份地位,担任这个职位,一点问题都没有。或许,还有一些号召作用。现在的宁夏镇,包括所有被白衣军控制的区域,都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普及基础的文化知识。简单的来说,就是认字。连基本的汉子都不认得,能做什么大事呢?这是必须改变的。

为此,他让张天豪出面试探了几次,看看贺逢圣是否有意思出山。结果,他得到的结果,都是贺逢圣明确的拒绝了。既然贺逢圣不肯合作,徐兴夏也就渐渐的心冷了。他让张天豪不要再去袭扰对方,彻底的断绝了招揽贺逢圣的念头。

同时,他的内心,也有点不服气。麻痹的,不要以为老子就得依靠你们才能成事。天底下不如意的文人多了去,认识几个字有什么了不起?老子还懂得微积分呢!那又有什么用?打游戏的时候还不是照样被别人秒杀?找工作还不是一样被歧视?

其实,宁夏镇正准备开展大规模的扫盲活动。管事会已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宣传,鼓励大家读书认字,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徐兴夏的意思,是每个人三天认识一个字。一年下来,能认识一百个字左右。坚持五年左右的时间,认得五百个字,就能看懂大部分的文章了。当然,这样的要求是最低的。

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举办夜校。当时的民众,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熄了灯以后,不是呼呼大睡,就是两夫妻忙着造人。要他们晚上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来学习,问题是不大的。后世的新中国,不就是这样挺过来的吗?有后世的经验教训,徐兴夏相信自己的道路,是肯定不会走错的。

夜校的扫盲运动,首先在白衣军内部发起。根据徐兴夏的命令,白衣军的所有部队,晚上的训练科目,固定有一个时辰是学习文化。前半段抽查昨天学习的内容,后半段学习新的内容


状态提示: 【第493章 】老子还懂得微积分呢……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