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擎国》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擎国 () >> 第二百二十二节、土地与农民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72525/

第二百二十二节、土地与农民(3/3)

军户一般越来越多?”

“正是!”田虚海肯定的回答:“这也是新税法中的漏洞所致。”

张环其实早就听明白了,而且他也早就听姜田说过这方面的事,但他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依田兄所言,该如何处置?”

田虚海抖了抖衣袖,知道该自己发挥的时候到了:“依草民愚见,普天之下莫非皇土,除已有地契之地,皆应划入皇庄管辖,今后不再发放新的地契,新开垦之地可免除一定税金,但不可继承,如此一来除了少量的自耕农,余等皆为佃农……”

“田愈这老家伙应该庆幸,自己生了这么聪明的一个儿子。”姜田在听了田虚海的主意之后,就给了这么一个评价。

吴远对此却不以为意:“这看似两全其美的办法,其实动机不纯,且必然会引起天下农户的抵制,在昏聩的玩命或可兴风作浪一番,放到如今的天子眼中,只能是暴露心机的自作聪明。”

“话也不是这么说。”刘宝铠听了半天也终于开窍了:“如今我等皆无官身,说了什么都可一笑置之,只要不是大逆不道之言,任谁也不能揪着不放,大不了就说是年少轻狂思虑不周也就过去了。”

“所以才说他是聪明人啊!”姜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反正也不用负责,当然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了能得名,不成还是能得名,成与不成先刷个存在感,何乐而不为?

而且他看的明白,防止出现大地主就是现阶段最主要的内部矛盾,听过我讲的政治课之后,谁都知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更,能让一个阶级兴起或消亡,尤其是我正大规模发展第二产业的时候,大地主们若是不做点什么,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张环听了点点头:“先生讲过,第一产业的生产资料是土地,现在的耕种技术下,最主要的生产力是人,对方当然要围绕着这两点做文章。可是先生也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有没有可能调和这个矛盾?”

“能!”姜田肯定的说到:“其实现在就已经呈现出这种趋势,所以田怀古提议兼并天下无主之地也是明白这是大势所趋。”

凭借着农业技术的提升,尤其是肥料的使用,使得宋朝获得了更多第二、第三产业人口,后来才有了大宋的经济繁荣,在姜田原来的时空,也正是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工商业,才造就了生产力第一的世界工厂。

那姜田在这个时空里,有什么办法解放人口呢?目前还无法生产出任何一个品种的化肥,没有肥料的支持就只能在生产工具上着手,这也是宋老头的科学院里,关于农业技术研究最多的内容。

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因为鼓励开矿冶炼,哪怕是明朝经济最低谷的时候,咱们的钢铁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可是因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些钢铁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整体上钢铁的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而北伐期间,张韬为了保障军械供应,命宋应星改良炼钢技术,并大规模普及高炉冶炼(土法小高炉),使得这个时代钢铁产量仅江南几省就达到了前明全国的产量。现在更是增长到了以前的两倍,达到了接近三十万吨的产能。

这么多的铁,如果不找个好的销路整个行业会产生过剩性的萎缩,铁价也是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于是姜田就想着怎么利用好这些钢铁来提高农业水平。

姜田的做法就是改良并普及新式的铁制农具,其实这件事张韬以前也在干,毕竟论起种地的水平,十个姜田也赶不上一个张韬,可就算新式农具已经很廉价,但大量的小农还是买不起,而大地主又不用自己采购农具。所以效果并不明显。

而姜田采用了另外一种办法,他来到天津发现这个情况之后,便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批纯铁打造的新农具,然后在皇庄挂牌出租,价格低廉之外还负责维修。没钱没关系,可以先赊账然后秋收再算,人手不足没关系,自己查抄了那么多的丐帮成员都是好劳动力。

这样一来不仅一个家庭可耕种的土地变大了,本来需要十几天才能干完的活,几天就能完工,多出来的时间还可以去各个工地上打份日结的短工,大有另一个时空改开时,忙了回家种地,闲了进城务工的景象。


状态提示: 第二百二十二节、土地与农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