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黄巾张狂》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黄巾张狂 () >> 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79871/

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2/2)

想摆摆架子,故意推脱一下,再装作无奈的接受。结果,董卓果然是个粗人,一看到蔡邕摆架子,立刻以灭族相威胁。

发现自己的一套玩不转了,蔡邕赶紧接受了董卓的任命,回到阔别已久的官场。董卓对蔡邕的行动表示满意,于是让蔡邕享受了一番坐火箭的速度。

蔡邕一进入朝廷,先是担任太学祭酒,第二天又变成侍御史,第三天接着升迁为尚书令。时人见蔡邕的这番升迁,不无羡慕的称之为“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但是,这还没完。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蔡邕接着变成了巴郡太守,又转为侍中,才算是暂时安定在一个职位上。在后面的第二年里,他将再次变更自己的职位,成为左中郎将,还得到封高阳乡侯的赏赐。董卓对蔡邕的看中,由此可见一斑。

跟在蔡邕身后的,是天下名士荀爽、荀慈明。这位大儒的升迁速度,也成为董卓拉拢士人的又一典型例子。

荀氏为颍阴望族,在后来的三国之中,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荀彧、荀攸叔侄二人。这二位,只要对三国稍微熟悉一点的,应当都不用再介绍了吧?

只是,荀彧、荀攸叔侄二人的出头,还要再等上几年。董卓提拔的这位荀爽,就是荀彧的叔父,荀攸的叔祖。

荀爽的父亲荀淑,为战国荀卿【即大儒荀子】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博学多识,有“神君”之称。得益于父亲的声望,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当时被人称为“荀氏八龙”。

荀爽是“荀氏八龙”中的第六位,若论才学,则数第一。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赞。

作为天下闻名的党人之一,为了躲避“党锢之祸”,荀爽曾经隐遁汉水之滨,时间长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被时人号为“硕儒”。党锢解除后,时任司空的袁逢曾经荐荀爽为官。只是荀爽年纪已高,没有接受袁逢的征辟。

对于这位名气犹在蔡邕之上的当世大儒与党人元老,董卓的做法更加夸张。他先是不管荀爽的推辞,直接任命荀爽为平原相。荀爽还没有来得及到平原上任呢,紧接着又被董卓升迁为九卿之一的光禄勋。接着,三日后,还没等荀爽反应过来,一顶司空的帽子又一不小心,掉在他的头上。

从董卓一开始的任命算起,区区九十五日,荀爽就从一介布衣升任朝廷三公,其速度之快,打破了大汉四百年以来的所有升迁记录!

在董卓手上,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像前大将军府掾王匡,被任命为河内太守;陈留名士孔伷,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侍中刘岱,则成为兖州刺史;骑都尉鲍信变成了济北相;如此等等。

不得不说,董卓在初掌朝政的时候,对如何能够将大汉治理好,还是很下了一番苦心。别看他提拔了这么多的著名士人,对于自己的嫡系部下,却反而颇为压制。

光看官位,董卓只是将原来身为校尉的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等人提拔为中郎将,再将下一级的李傕郭汜等人提拔为校尉。

从这一点来说,其实董卓初掌权柄的时候,其实处事颇为公道。此时的他,可是一心要做大汉的中兴之臣的呢!

ps:

加更在此。


状态提示: 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