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小李飞刀之棋局》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小李飞刀之棋局 () >> 第一章 大善之家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83898/

第一章 大善之家(2/2)

座新桥了。沈老爷除了捐献银子,还主动担下了为力工们管饭的事儿。

沈家每餐给力工们送去的饭菜,不仅油水多,味道好,而且分量足。足到那些力工们即使放开了肚皮吃也不可能吃得完。足到每一个力工在吃得打着饱嗝儿之余,还能本着粒粒皆辛苦的原则,让自家的娃来拿一些回家去。

沈老爷行善的另一个原则是,该沈家行的善,沈家行。不该沈家行的善,沈家绝对不行。

善无大小,善自然也无该行不可该行之分。但沈老爷坚持,有些善,沈家不能行。或者说,有些善,沈家不能自己行,也不能行得太大。

比方说,前年闹白灾时,即使是京师之地,也是饿殍遍地。

京师之中,但凡是有些恻隐之心的富贵之家,几乎都搭起了粥棚,施粥救民。

沈家也搭了。沈家不仅搭了粥棚,还搭了一些供灾民避寒的棚子。

顺天府自然也搭了。而且,在所有施粥的粥棚之中,顺天府的粥棚无疑是最多的,也是最大的。顺天府施的粥之中,米也是最多的。

一场白灾下来,顺天府尹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诘难,反而因为救灾有力,大受朝廷的褒奖。

顺天府不仅受到了朝廷的褒奖,大灾之中,不知道有多少灾民一边喝着热热乎乎、粘粘稠稠的白粥,一边求神拜佛地让满天神佛都保佑顺天府尹这个青天大老爷。

只有顺天府尹才知道,白灾来临之前,顺天府的府库之中,早已没有了多少存粮。也只有顺天府尹知道,在白灾来临之前,沈老爷曾亲自进了他的书房,将一大沓善款亲手捐献给了他。

沈老爷如此乐善好施,九门屯这一片儿的老百姓自然都记住了沈老爷的好。沈家偶尔需要办个什么事,这一片儿的老百姓都会主动上门,前来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帮一把手。

不仅是九门屯这一片儿的老百姓知道沈老爷是个大善人,即使九门屯这一片儿的狗,也知道沈老爷是个大善人。

沈老爷偶尔在九门屯这一片儿溜达一圈,老百姓家里那些见人就汪汪叫的看家狗,见了沈老爷,也是不哼不哈,摇头摆尾。

能让老百姓感念至此,甚至是让老百姓家的狗都如此,沈家在老百姓心中,自然也能称得上一个吃得开了。

沈家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善邻里,官府自然也不能视而不见。沈家因为行善而从顺天府和京中大员那里得来的褒奖题字,早已是挂得大厅之中满满当当。就连沈家的大门正上方,也有一副大大的匾额。匾额之上,裱的是“大善之家”四个羡煞人的大字。

这四个大字,乃是出自当朝宰辅杜文渊之手。

据小道消息说,杜文渊为沈家写的,本来不是这四个字。杜文渊最先写的,本来是“至善之家”这四个字。只是,因为这个“至”字太过张扬,所以杜文渊才将其改成了“大”字。

更有消息说,杜丞相之所以不敢用“至”字,是因为沈老爷的善举早已传进宫中。当今天子,似已早有为沈家御赐金笔的打算。杜丞相留下的这个“至”字,便是为当今天子所留。因为,只有九五至尊,才可以赐下这个“至”字。

有了这样的成功,有了这样的吃得开,有了这样的声名,沈老爷的心里,按说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值得闹心的事儿了。

只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些烦心的事儿。

沈家,也有难念的经。沈老爷心里,也有烦心的事儿。

沈老爷烦心的,是他的小儿子。


状态提示: 第一章 大善之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