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活之完美时光》

奇奇看书网(77kshu.cc)

首页 >> 重活之完美时光 () >> 第333章 香江地产大崩盘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cc/94098/

第333章 香江地产大崩盘(2/3)

在此关键时刻,原已签约向恒隆贷出15亿元最高信贷的日资银行临时撤回承诺。恒隆向想将政府申请延期补地价不遂之后,惟有退出金钟二段上盖发展,其余地铁站上盖工程,亦需押后进行。

这一役,恒隆为首财团不仅“如入宝山空手回”,还平白损失了4亿元订金,所遭受的打击不轻。

但是据张俊义所获得的消息,受到如此之大的冲击的并不止恒隆一家,地产危机中,受冲击较大的还有鹰君。

鹰君集团于地产、股市巅峰期间急促扩张,分拆富豪酒店,又收购百利保,早已潜伏下严重危机。

富豪酒店主要业务就是发展及经营机场及尖东两间酒店,该两间酒店仅建筑费就需4.6亿元,富豪旗下的百利保,亦是在地产高峰期进军地产。1982年9月后,香江地产、股市双双急跌,鹰君一系陷入困境。

如果不能及时挽救,张俊义可以预计,用不了多久,最多半年时间,鹰君、富豪酒店及百利保3家上市公司的亏损预计会高达20亿元,陷入严重财政危机。

如果现在鹰君集团的掌门人是自己的话,张俊义绝对会及时的以壮士断臂的决心,将所持富豪酒店及百利保股权抛售来度过难关。

至于剩下的一家在地产危机中受到重大冲击的则是未来张俊义准备吞并的目标老牌英资地产公司置地了。

70年代,新兴地产商利用地产市道低潮大量吸纳廉价土地,再趁市道复苏、繁荣时推出楼花,在低买高卖中赚取厚利,令以租金收入为主的置地相形见绌。

这时,置地才意识到地产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加强地产发展业务。1976年,置地利用牛奶公司的薄扶林牧场发展大型私人屋邨置富花园,随后又与远东发展、佳宁、恒隆、长实等约30家公司合作发展超过70个地产项目,投资策略转趋冒进。

1980年,置地在痛失九龙仓控制权后,投资策略发生重大转变,放弃了一贯奉行的稳健、持重的作风,转向冒进、急躁、投机。

1981年初,置地与信和地产合组财团,以13.08亿元购入香江大潭道白笔山地段,计划兴建别墅式豪华住宅。

同年8月,置地再与佳宁合组财团,以28亿元购入尖沙咀旅游中心区美丽华酒店旧翼,计划发展成置地广场式的高级商厦。1982年2月,置地更以47.55亿元的高价,投得香江海旁现交易广场“地王”。

期间,置地还先后发动“破晓突击”,斥资35亿元购入香江电话及港灯集团各34.9股权。这时,置地决策层对香江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判断已严重脱离了客观现实,并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随着股灾的爆发,香江地产市道崩溃,置地仅中区交易广场、美丽华酒店旧翼、白笔山发展计划三大投资项目,损失就超过30亿元。

老牌的地产公司中,遭受打击最惨重的莫如嘉年地产。嘉年地产衰落的原因最早可追溯到1972年上市后投资策略的严重失误。1973年3月,香江股市在创历史高峰后即急促下跌,香江经济转趋不景气,嘉年地产遂将发展的重点转向海外,发展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首邦市”。

可惜,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衰退,马来西亚的橡胶、大米出口大减,首邦市的销售差强人意,发展计划缓慢,导致嘉年地产盈利连年下跌,而当时长实、新地纷纷把握地产低潮大量低价购入土地,待嘉年地产回师香江时,强弱已悬殊分明。

70年代后期,香江经济繁荣,地产建筑业异常兴旺,嘉年遂卷土重来,企图再展鸿图,但阔别香江多年,嘉年的财势已不可同日而语。当时,香江地产集团林立,发展计划动辄以10亿元计,嘉年是以无缘参与,只能经营较小地盘。

1981年,嘉年地产一来错误估计形势,二来早期的投资相继回流,因而继续大肆扩张。及至现在地产大跌,嘉年的发展计划已出现严重亏损。

比嘉年倒闭更具震撼性的,是曾经名噪一时的佳宁、益大集团的覆灭。

没错,这个佳宁就是在前几年,张俊义利用股市小赚一笔的佳宁公司。

佳宁集团由陈宋青创办,崛起于70年代后期。1979年底,佳宁高价收购上市公司美汉企业控制性股权,将其易名为佳宁置业,作为集团的上市旗舰。

令佳宁名震香江的是著名的金门大厦交易,1980年1月,佳宁宣布与钟氏家族的钟正文合作,以9.98亿元价格向置地购入位于金钟的金门大厦,而该大厦是置地在一年前以7.15亿元向怡和购入的。

1981年9月,佳宁宣布以16.8亿元价格将金门大厦转售予林修峰兄弟的百宁顺集团,不到1年时间获利数亿元。这时,佳宁置业成为香江股坛上光芒四射的新星,1981年底市值达39.21亿元,成为香江股市中仅次于置地、长实、新世界、新地的第五大地产公司。

透过发行新股及向银行借贷展开大规模的收购,到今年的年中巅峰时期,佳宁已俨然成为香江一家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旗下附属公司多达100家,涉及的业务遍及地产、建筑、贸易、航运、旅游、保险等领域。

当时的陈宋青在香江的名声甚至已经改过了张俊义的身份地位(在张俊义没有过多的暴露自己的底牌的情况下)。

不过,佳宁在经历了“滚雪球”式的发展之后并未能及时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或许它在商业交易中涉及太多的欺诈成分而无法巩固。

状态提示: 第333章 香江地产大崩盘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